低調的可怕:日本暗地裏強大到讓人窒息,中國人需驚醒!

作者:Angle 时间:2019-04-02 03:20:25 標籤: 分類:

低调的可怕:日本暗地里强大到让人窒息,中国人需惊醒!

全球華人營銷圈祝大家順風順水發大財

近來,有關中日對比的話題再次成為了焦點。不少文章認為,“失去的20年”並沒有讓日本失落和衰敗,相反中日在經濟、科技、生態、社會等方麵存在著巨大差距;甚至有文章提出日本的“失去20年”是在“裝死”,故意隱藏實力,迷惑我們,實際卻是“創新20年”等;也有一些文章綜合分析日本相對中國的優劣,並寄望中國從日本的過往借鑒經驗、汲取教訓。

關於日本和中日對比的報道和分析文章,錯綜複雜,讓讀者很難從中得出可靠而全麵的認識。

庫叔覺得,想要說清這些問題,資料、數據是一方麵,但更需要看看在日本有實地切身體會、了解日本實際狀況的“日本通”們怎麽說。

今天庫叔就帶來三篇文章,作者均在日本有多年生活工作經曆,對日本和中日對比問題有著深入認識。從他們的視角,來看看日本“失去20年”後究竟處於什麽樣的狀況,如今的日本麵臨著哪些問題,中國與日本相較優劣勢各在哪裏。庫叔希望通過了解這些實際狀況,嚐試厘清我們心中的疑惑。

日本失落的20年是在創新?不要上當!


失落是日本經濟20年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日本媒體、學界對這20年的總結。日本隻有同中國合作才有可能走出“技術上成功,市場上失敗”的失落魔咒。

文 | 陳言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

本文首發於瞭望智庫2017年1月13日。

這段時間,一篇舊文——國內某家智庫機構發出的日本觀察稿件再次呈現刷屏之勢。該文主旨談日本“失落20年”實為“創新20年”。

這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此鄰國如果真的在過去的20年裏不僅沒有失落,而且創新不斷,這確實讓人羨慕。該文章引用的各種數據,或出自著名的國際調查機構,或來自國內在一線采訪的記者報道,放在一起讓人折服。

不過且慢,是誰在說日本經濟失落20年?實際上,說日本經濟失落20年,主要是日本自己,而絕非中國。

創新20年,這倒是個令人振奮的言辭。創新給日本帶來了什麽?馬桶蓋、口罩?當然這的確是日本企業創新的一部分,不僅在日本很普及,也給中國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實惠。但筆者把這篇盛讚日本創新的大作讀了數遍,也沒有找到這些創新給日本經濟帶來的豐碩成果,更不用說支持這個觀點的統計數據了。

日本的創新與失落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筆者在和經產省的官員、學者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解釋為“技術上的成功與市場上的失敗”。這可能把問題說得比較明白。

換句話說,日本這20年確實創新不斷,但市場也真的沒有做起來。經濟失落是個現實問題,日本自己也沒有否定。我們煞有其事地去為日本粉飾,讓對日本多少有些了解的人看了很不是滋味。

1

“失落”是日本經濟不爭的事實


日本紙媒最重視的就是元旦這周的報紙發行量。元旦前後的發行量,往往是一年中的最高發行量。各報卯足勁搶眼球,傾全力寫社論。

1月3日,《讀賣新聞》社論的標題是:“日本經濟再生需要找回企業賺錢能力”。開篇就說:“泡沫經濟崩潰後是失落的20年,如果不去除掉深深滲入生活的緊縮誌向,就不可能構築發展的基盤。”

《讀賣》號稱在日本發行量超過1000萬份,在事關每個國民生活的問題上,不能隨便使用帶有較多色彩的詞匯。把日本經濟簡單地定義為“失落”,這是日本民眾不願意看到的,也不會輕易承認這個現象。《讀賣》敢用“失落”這個詞,是因為該報在說一個具體的、所有人都有同感的社會痛點。

在談經濟學方麵的“失落”之前,有必要從語言學的角度對這個詞匯做一個考證。從我們能讀到的書籍中尋找“失落的10年”這個詞,比較多的日本學者認為,使用了這個詞而且推廣該詞的,是日本經濟新聞社在1999年出版的《講座日本經濟入門》這本書。該書將英文的“Lost Generation”翻譯成了“失落的10年”。在歐美世界,Lost Generation實際上是指上個世紀80年代,墨西哥經濟出現的10年不景氣,而用在日本經濟上,則是日本經濟新聞社的一個發明。

至於何時出現了“失落的20年”之說,已經比較難以考證。但除了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外,最大的經濟報紙,同時也是安倍晉三內閣最重要的信息發布平台《日本經濟新聞》,也經常使用這個詞匯。

應該說,失落是一種經濟現象。日本的失落,從經濟數據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還是引用《讀賣新聞》1月3日的社論更容易把問題說清楚。該報說,日本“2015年名目國內總產值(GDP)為532萬億日元,和20年前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低增長的長期化讓國力日漸衰微,其狀況比歐美更加深刻。”

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勞動生產率的長期提升能力”上。不論是技術革新能力,還是勞動製度的靈活性(解雇員工);不論是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知識產權的保護、產業集中度,還是整個社會的創新基礎,美國基本上都做到了世界最強。而且美國資本市場能夠從世界各地籌集資本,在創業、研發、生產上具備各種條件。

但在過去的20年裏,於1998年前後出現了IT泡沫的破滅;2008年以房地產泡沫為主要特點的次貸危機,讓美國國力衰敗;到了2017年,特朗普“造反”,使用非常手段逼迫福特汽車停止去墨西哥投資;1月5日又公開叫停豐田公司去墨西哥建廠。說來說去,再不這麽幹,美國就更沒救了。

日本的情況也是捉襟見肘。這20年來其國際競爭能力在不斷下滑,個人GDP在世界的排位,從2000年世界第3位,下滑到2008年的23位,按2016年的最新統計,2015年日本更往後退了幾位,為26位。日本經濟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率,從1990年的14.3%,下滑到2008年的8.9%。2017年IMF的預測是6.4%,而日元貶值如此迅速,估計能保有6%已經很不錯了。

日本的失落首先體現在了這種排位不斷向後的調整上了。

失落是日本經濟20年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日本媒體、學界對這20年的總結。

GDP沒有增長,意味著日本民眾的收入不能增加,民眾看不到前途,社會思變,但更害怕以民主黨那樣的生手來管理日本,會讓情況變得更糟。日本今後也會不斷地在失落中摸索前行。

用創新來掩蓋日本的失落,固然能博得國內讀者的眼球,但那不是真實的日本。

2

日本在做“創新”的無用功


對於湯森路透社評選的《2015全球創新企業百強》的結果,特別是其中對日本企業的評價,筆者持完全讚同的意見。

但從經濟發展結果看,日本企業的創新盡管非常多,但日本經濟卻未享受到創新帶來的增長,民眾沒有因為創新的大量湧現而獲得生活上的實惠,創新企業及個人也沒有從市場上拿到回報。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創新結果?該如何評價日本的創新?這是個非常值得我們去分析的問題。

“技術上的成功與市場上的失敗”,日本的官員、學者向筆者談及日本這個特點時,給人的觸動非常的大。

相關網站上的文章,談及日本企業創新的情況時,引用了一些筆者的采訪內容及觀點,引用的內容準確,但有一點沒有說清楚,那就是這樣的創新為何沒有給日本經濟的提升帶來好處,日本大多數企業到現在為止,其盈利水平、產品市場占有率都做不上去,換句話說,這些創新不能讓日本從失落中掙脫出來,原因在哪裏?

應該說這是個經濟理論上的問題,創新與市場應該緊密聯係,與市場相脫離、得不到市場認可的創新就失去了意義。不僅日本如此,歐洲企業的創新也相當緩慢,歐洲一些國家出現財政危機,英法德實體經濟收縮。美國推出了IT革命,但美國的實體經濟也相當脆弱。通用汽車公司在2009年破產,美國國家接手其60%以上的股票,實現國有化以後,其才在2010年再度上市。實體經濟後勁不足是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和日本官員討論發生這種現象的日本國內原因在哪裏時,官員們給出的解釋是,國家經濟過於依賴汽車和機電企業,而這兩個行業的日本企業內部競爭激烈,國內市場窄小,作為生產中心,明顯魅力不足,去國外開拓市場時,又是各自為戰的結果,沒有發揮出日本企業應有的市場營銷能力。

在汽車、機電之外,日本就沒有能夠大力推銷的其他技術了嗎?並非如此。比如安倍晉三內閣在世界各地推薦日本的鐵路、港口、發電廠項目,同時希望日本的動漫等能夠成為“內容產業”為日本的出口做貢獻。更老一些的技術,比如醫療、新材料、環保節能等等,日本也能在世界占有相當靠前的地位。隻可惜在開拓國際市場時,日本企業明顯缺少對國外的理解,推介及轉讓技術的力量不足。

創新產品能夠生產、在日本國內外普及、受到市場的承認才是實現了創新的意義。有產品但沒有市場,結果就是延續失落。這個問題實際上不單單日本如此,歐美企業也一樣。

3

和中國合作才是跳出“失落”魔咒的正解


其實,日本有創新沒市場、經濟失落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可以在中國解決。

任何人都看到了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現象,不是每個創業企業都有現成的技術,對技術、創新的渴望,估計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和中國比。中國企業願意也能夠承擔創新產品的試製、在市場上的試銷工作,有承擔風險的能力。

讀日本報紙元旦這些天的社論,一個比較統一的觀點是,日本要堅持日美同盟,在意識形態、軍事等方麵堅決與中國對立下去;而主張與中國嚐試相互理解、與中國共同牽引世界經濟向前發展的呼聲幾乎為零。

經濟上的共贏應該是國與國之間最基本的原則,完全忽視經濟上合作的可能性,一點不談國與國之間需要相互理解,一味強調意識形態的對立,這樣的報道是對某個時期的內閣政府其外交策略的最忠實反映,但結果將是延續經濟上的失落。

不看這些,完全不承認存在日本經濟“失落的20年”這個現實,生生地把“失落”說成“創新”,對於這樣的盛讚,便是《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這些一心為安倍內閣做正麵報道的報紙也不會苟同的。

至於國內部分輿論去粉飾日本經濟,是出於無知,還是單純為了語驚四座,這裏就不想多做分析了。

一個“日本通”橫跨30年點評失落的日本:

他們的子女咋就把父輩的輝煌遺棄了?

在天上飛了三個小時,筆者從北京到了東京。

路上,筆者用日本雅虎搜索“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日本製造 衰退”六個字立即出現在手機屏幕上。

在路邊買幾份報紙雜誌,經濟版的內容與眼下的日本大選幾乎沒有什麽關聯,各大媒體都在關注“日本製造”——神戶製鋼數據造假、日產汽車在產品安全檢查時的敷衍,加上不久以前的東芝公司、奧林巴斯公司賬務造假、高田生產的安全氣囊造成人身事故等舊聞。

這種氛圍給筆者一種強烈的感覺:日本製造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非常嚴峻的時期。

文 | 陳言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

本文首發於瞭望智庫2017年10月21日。

1

逆轉:日本人難以再造輝煌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30年,似乎確實是一個發展與轉換的周期。

30年前,筆者帶著一個旅行箱來日本留學。

那時,日本很忙:民眾忙著買房子、買家電,企業忙著國內外的投資。

來日本留學前,筆者已經在河南農村做過三年農活,知道如何割麥子、搓玉米粒,還做過木工、車工等工作。

到了日本,筆者看到農村全自動化的生產、工廠裏密集的機器和商場裏五花八門的產品,驚得瞪大了眼睛——一台機器能頂河南農村一個生產隊的人力了。

那時,日本確實是個製造業大國,機械化程度之高,中國簡直沒得比!

30年後,再來到東京時,有些當年的老朋友已經不在世了,他們的子女卻沒能繼承父輩的輝煌:在過去的二十多年時間裏,這個國家處於相當失落的狀況。

國際國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數據很能說明問題:

1987年,日本GDP為2.51萬億美元,中國隻有0.33萬億美元;

2016年,日本GDP為4.93萬億美元,中國11.21萬億美元。

30年間,日本GDP增長了96.41%,而中國增加了3396.96%;

30年前,日本經濟規模是中國的7.6倍,而現在僅相當於中國的43.97%。

2

根源:革新停滯與經濟失落


30年前,筆者來日本時,箱子裏裝著牙膏、榨菜、餅幹等,因為日本物價太貴、電子產品太好,要盡可能地節省生活費,多買一些電子產品帶回國。

現在,大多數中國人都帶著空箱子來日本,采購化妝品、時裝、日用品回國,因為便宜、好用。

近些年,日本產的家電、汽車、電子產品在中國賣得不是很順暢,從價格、外觀到性能,“日本製造”吸引力越來越低。

並且,在過去30年裏,日本製造業大量向國外轉移,很多企業隻將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發展戰略部門放在國內。

這個設想本身不錯,如果世界“日本化”了,日本企業的這種發展模式能夠維持下去。

但是,人們很快發現,雖然日本企業很努力地開發新產品,但是這些產品並未如預想那般風靡全世界。

日本企業做出了隨身聽,將磁帶轉變為光盤(CD),又將CD進化為小型MD,還將大型計算機小型化,開發出了手提電腦。

但是,當電子產品數碼化,手機集通話、音樂播放、攝像等功能為一體,成為人們手中最重要的電子產品時,日企沒有推出任何一款廣受世人青睞的產品。

為什麽會這樣?

在製造方麵,國外的日資工廠沿用本國生產模式,並未出現製造管理革新。

並且,筆者發現,現在的日本工廠和2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

一個工廠內,正式員工、合同工、臨時工穿不同的服裝;

正式員工在不斷“白領化”,他們成了管理者、監督者,其中很多人已經脫離了一線生產崗位,把精力投入到應對企業內部的各種文件、填寫相關項目表單上;

一線上發生了什麽?該如何改進產品?對這些人而言,隻是一紙空文。

企業依舊需要有靚麗的財務報表,定期向股票市場報告最新經營情況——報表不夠靚麗,股價就會立即下滑。

在生產成本下壓空間有限的時候,也隻有讓更多的人從正式工變合同工、合同工變更為廉價的臨時工,這樣才能縮減人力成本,使企業利潤“好看”一些。

可以說,技術革新的停滯使新產品與日企無緣,生產一線的臨時工化,讓勞動者與消費市場脫節——這些因素限製著日本經濟的增長,留下的隻有持續的失落。

3

醜聞:隻是一次集中爆發


眾所周知,日企員工對企業很忠誠,對上司下達的命令執行起來一絲不苟。不過,這得有個前提:經濟形勢大好、企業利潤豐厚。

一旦經濟下行,日企潛藏的各種矛盾就會爆發。

比如日產汽車,在日本國內外口碑相當好。

讓人難以想象的是,日產的汽車在出廠前進行最後的安全檢查時,負責檢查的員工並不具備相關資格。

媒體揭露出日產的問題之後,企業似乎對巨大的經濟損失、品牌損失無動於衷,依然讓不具備從業資格的人員從事相關工作。

神戶製鋼公司的產品在日本很多企業是免檢的,然而,百餘年積攢下來的口碑毀於一旦。

產品出廠前並未經過檢查程序,負責人隨手寫上一個數字應付用戶,這種現象在過去十餘年時間裏一直存在。

一位曾在神戶製鋼工作過四十多年的朋友對筆者說到這些時,自己都難以置信:為什麽這樣的現象能在企業裏維持如此之久?

“絕對服從上司的命令,是我們每個在神鋼工作過的人的特點。一旦領導決定這麽做,大多數人會聽之任之。”

很多時候,日本企業的問題一旦暴露出來,就會像挖山芋似的,不斷發現更新、更大的問題。

至於東芝的賬務造假,該和日本國家的核電政策有關。

2005年,東芝斥資53億美元並購幾年前英國企業隻花了十幾億美元就買下的美國西屋核電公司,始作俑者是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把大力發展核電的消息透露給東芝,讓東芝不計成本買下西屋公司。

很快,日本出台相關政策,核電要成為日本的主要電力來源之一。東芝似乎得了大便宜。

然而,2011年3月,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核泄漏事故,日本所有核電站都停了下來,建新核電站幾乎沒有可能,東芝出現巨額虧損。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二核電站

此時,日本政府積極推進核電出口政策,東芝需要“表麵上的風光”,能走的也隻有造假賬一條路了。

那一萬億日元的假賬,大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造出來的。

4

未來:一蹶不振成為常態


從羽田機場乘輕軌,很快就能到達品川;接著,換車經過濱鬆町、一路向西駛去,便是神田地區,三菱汽車總部、東芝總部、神戶製鋼的東京分公司就在沿線。

在秋日蒙蒙的細雨中,懸掛在最顯眼地方的這些企業廣告、公司標識看上去有些昏暗。

如今,總部設在濱鬆町的東芝實際上已經四分五裂:將家電部分賣給了美的集團、最賺錢的醫療部分賣給了佳能公司、最有前途的半導體部分則賣給了美日韓聯合體。

日產汽車經濟損失巨大、品牌嚴重毀損,將召回上百萬輛汽車,重新檢查安全性能。

神鋼公司大量產品召回、訂單損失使企業在今後數年乃至十幾年裏麵臨經營困難。管理層將被追究責任,引咎辭職大約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在經濟上升期,企業醜聞往往會被總體大好的形勢漸漸淡化,再尋找其他機遇重新獲得發展。但是,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企業就很難東山再起,東芝等日企的一蹶不振已成為一種常態。

“我們是真正的保守派。”這裏傳來參加競選的候選者的呼聲。

現在,政黨、企業的訴求已經不是革新、改革,保守在成為一種社會心理。

如果沒有媒體的曝光,很多企業也許還會繼續造假賬、偷工減料。

日企的深刻教訓值得所有國家的企業深思:

發現問題後,應該及時公開所有相關信息,避免醜聞長期發酵;

及時“動手術”處理相關問題,才能盡可能地減少企業損失;

疏於對生產一線的管理是問題的最根本原因,管理者必須了解生產一線的實際情況;

賬務造假遲早會露陷,這條路在哪都行不通。

一位在日中國80後對中日差別的深度觀察……

這是一篇中國企業派駐到日本常駐工作的中國80後讀者來信,從他的視角係統介紹了2018年日本真實的現狀。作者畢業於國內211院校,從2009年開始,長期負責日本區域的工作,由於工作性質需要和日本方方麵麵進行接觸,對日本最新的情況非常了解。

本文刊發於瞭望智庫2018年2月25日,原發於微信公眾號“寧南山”(ID:ningnanshan2017)2018年2月21日,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來信全文如下:

現在來日本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甚至赴日旅遊不一定比去三亞或者東北雪鄉貴。在09年我第一次來日本工作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麽朋友過來,這一次來日本約有2年時間,已經不同程度接待過好幾撥國內來的朋友。2017年僅僅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就達到約730萬人,同比增長超過15%,超過韓國的714萬人,成為日本最大的客源地。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的遊客總數也接近700萬。未來隻要中日關係不發生嚴重對立,中國赴日遊客破千萬可能隻是時間問題。假設沒有福島核事故發生,我想現在可能就破千萬了。

誰也不能否認中國人現在越來越有錢了,歐美澳太遠,新馬泰去過,文化相近、旅遊資源豐富的日本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甚至很多遊客都是回頭客。客觀地說,日本是大多數中國遊客“來了都說好” 、“來了還想來”的國家。幾乎所有第一次來日本的中國遊客都驚歎日本的整潔有序,風景優美,軌道交通發達,服務童叟無欺(實際上有很多跟團遊在日本購物被宰,屬於中國人騙中國人)。我的很多朋友第一次來日本都是讚不絕口,認為國內和日本差距很大。

下圖為東京新宿禦苑

下圖為東京台場海濱公園

下圖為雪中的東京街頭

下圖為雪後的東京

下圖為東京夜櫻

下圖為東京某建築工地,看起來比較整潔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