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銳評 | 毀天滅地!俄戰略核潛艇齊射導彈發出威懾信號——

日期:2021-09-14 作者:Angelina

原標題:軍情銳評 | 毀天滅地!俄戰略核潛艇齊射導彈發出威懾信號——

軍情銳評 | 毀天滅地!俄戰略核潛艇齊射導彈發出威懾信號——

據俄羅斯《觀點報》5月23日報道稱,5月22日,俄海軍成功從位於白海的「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北風之神級首艇)戰略核潛艇上齊射了4枚「圓錘」(另譯「布拉瓦」)潛射洲際導彈,全部命中位於堪察加半島靶場的預定目標。這是俄軍首次在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上齊射如此多的導彈,而這種齊射對於潛射彈道導彈來說,是鑑定其是否具備實戰能力的唯一手段。那麼俄海軍潛艇進行這種齊射訓練的難點在哪裏,目的為何,與美軍相比又有哪些差距?本文就此展開解讀。

▲視頻:「四板斧」向美叫板!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連射4枚「圓錘」彈道導彈

水下齊射難度大 對可靠性要求高

俄海軍潛艇中將阿納托利·舍甫琴柯對《觀點報》記者表示:「4枚導彈齊射證明了『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核潛艇導彈系統和『圓錘』導彈本身的可靠性,以及艦艇作戰編隊的工作協調性。如果接到向某個目標發射5至6枚導彈的命令,我們可以完成。這也證明了該潛艇已具備較高的戰備度。」

0ab7e84c56d1dae6e0013406124c829e

▲資料圖:「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北風之神級首艇)戰略核潛艇

關於進行此類導彈齊射的難度,俄海軍上校伊戈爾·庫德林表示:「一枚『圓錘』導彈重量約45噸,每枚發射前,都會先向發射筒內注水,這時北風之神級潛艇(下文簡稱「北風之神」)必須在水下發射通道內保持穩定,航向、航速和下潛深度都要控制在相應範圍內。」

4枚導彈齊射時,每枚導彈的發射間隔只有7.5秒,導彈發射時產生的強大反作用力,都會令潛艇的水下位置都會發生漂移,如何在發射第一枚導彈後,最大限度地降低反作用力對艇身位置變化的影響是一大難題,而且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修正約180噸(4枚導彈總重)的重量損耗,對「北風之神」的自動補償系統也是一大考驗。

這裏補充介紹下「北風之神」和「圓錘」導彈的概況。北風之神級(項目代號955型)核潛艇是俄羅斯第4代戰略核潛艇,由俄紅寶石中央設計局研發,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負責建造,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於1996年開工建造,2008年下水,2013年正式投入服役。

該級艇水下滿載排水量2.4萬噸,全長170米,全寬13.5米,吃水10米,搭載一台OK-650型壓水核反應堆(與颱風級核潛艇相同),最大輸出功率380兆瓦,驅動一台泵噴式推進器(與傳統螺旋槳相比,降噪性能更強),水下最大航速可達30節,極限下潛深度450米。

45a9f8c7ccce9d49321a9456c827b70c

▲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技術參數介紹圖

「北風之神」的武器系統包括6具佈置於艇艏的533毫米重型魚雷發射管,在現役彈道導彈核潛艇中,該級艇的魚雷發射管數量是最多的。此外,16枚「圓錘」潛射彈道導彈是「北風之神」最具威懾力的武器,最大射程1萬千米,每枚導彈最多可載10個分導核彈頭(單個15萬噸TNT當量),一艘可搭載160個核彈頭,打擊精度(CEP,圓概率誤差)可達350米內。理論上計算,一艘北風之神級發射的16枚「圓錘」導彈可在半小時內毀滅地球上任意一個中等國家。

「圓錘」彈道導彈研發命運多舛

需要指出的是,「圓錘」導彈的研發和試驗過程並不順利,32次試射中有7次失敗,在21世紀頭10年,這種導彈還問題不斷,半數試射都以失敗告終,俄方將失敗原因歸於導彈組裝技術問題。

以2016年9月27日的試射為例,當時也是由「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在白海進行「圓錘」導彈試射,數量僅為2枚,試驗結果以一枚成功命中目標,一枚在飛行途中發生技術故障而自爆告終,發射成功率僅為50%。

今天看來,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將導彈發射成功率提升到100%,說明俄軍在相關技術方面的經驗積累較為過硬,且「圓錘」導彈已達到技術穩定階段,並具備了實戰能力。然而,與美海軍現役主力的「三叉戟Ⅱ」-D5導彈(自1989年服役以來,已連續完成165次成功試射,最近的一次試射為2017年2月)相比,「圓錘」導彈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蘇聯導彈齊射紀錄仍未被打破

俄海軍「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此次齊射4枚導彈在近年來較為罕見,但蘇聯海軍的一艘核潛艇曾在1991年8月6日還進行過更誇張的齊射演習,曾在3分鐘內齊射了16枚「輕舟」彈道導彈。當時的齊射演習代號「河馬行動」,「主角」為蘇聯海軍北方艦隊的「新莫斯科夫斯克」號戰略核潛艇(為667DRM型潛艇的最後一艘,北約代號「德爾塔IV型」),該艇當時搭載16枚射程8300千米的「輕舟」導彈,每枚可搭載4個分導核彈頭,重70噸。

c5f7039f405b0ca172d4643070378c7d

▲圖為曾執行過齊射16枚洲際導彈任務的「新莫斯科夫斯克」號核潛艇。

當天,「新莫斯科夫斯克」號在3分鐘內,以不到10秒的間隔發射了16枚導彈(均未攜帶核彈頭),但按演習計劃,只有第一枚和最後一枚導彈準確命中靶場目標,其餘14枚導彈均在飛行過程中被指令自毀,蘇聯軍方高層則將此次行動稱為「末日綵排」。

由上不難看出,戰略核潛艇齊射彈道導彈不僅是檢驗潛艇與配套導彈的戰備可靠性,同時還是向潛在對手傳達了明確的威懾信號,因為短時間齊射大批彈道導彈,可大幅削弱敵軍反導系統的攔截能力。這對於擁有戰略核潛艇的國家來說,都是必經之路。

熱文推薦

◆ 這個令西方吃驚又羨慕的中國專家,竟在杜拜沙漠種出了水稻……

◆這就有點厲害了!空軍竟然找上藍翔……

◆美擬幫台灣建立適當防禦能力?中方回應——

◆這次重大外交活動,為何選擇在青島?

◆ 來真的!與中俄互動後,默克爾要和特朗普「對着幹」

◆無視美國「恐嚇」,印度堅持和俄羅斯談這件事?

◆對盟友「翻臉」,這次特朗普要「單挑」全世界?

◆ 比起「斷交」,這才是台灣最大的危險——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本文來源:http://news.ifeng.com/a/20180603/58558067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