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今年底基本構建全市土壤環境監管體系

日期:2021-09-14 作者:Estelle

北極星環保網訊:繼全面打響治水攻堅戰、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之後,東莞將打響土壤污染防治戰。昨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東莞市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面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針對東莞市重金屬污染該如何防治,被污染的土壤怎樣修復,市民群眾在2月15日前都可以提意見。

據介紹,《規劃》明確了全市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的「路線圖」和「時間表」,2018年底基本建立全市土壤環境監管體系,2020年全市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綜合監管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受污染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長安虎門沙田麻涌列入一類防控區

據介紹,東莞市屬於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相對集中的地區,主要重金屬污染物包括鉛(Pb)、汞(Hg)、鎘(Cd)、鉻(Cr)、類金屬砷(As),全市範圍內均是重金屬重點防控區域。根據涉重金屬污染企業分佈情況,市環保局將長安鎮、虎門鎮、沙田鎮和麻涌鎮列為市一類重點防控區,其餘鎮街(園區)為市二類重點防控區。

結合東莞實際情況,《規劃》將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業(電鍍)、皮革及其製品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等三個行業列為重點防控行業;將重金屬國家重點防控企業、省級重點防控企業作為重點防控企業。在確定重點防控區域、重點防控行業、重點防控企業以及重點防控重金屬污染物的基礎上,市環保局提出2018-2020年期間全市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的總體思路為「減總量,保質量,防風險,強監管」。

《規劃》明確,到2020年,涉重金屬行業產業佈局及結構進一步優化,涉重金屬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的控制,重金屬產生和排放強度明顯下降,完成省下達減排任務指標。城鎮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重點污染物指標穩定達標,部分重點區域重金屬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和環境監管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金屬環境安全得到切實維護。

每季度公佈「黃牌」「紅牌」企業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市將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控制新增涉重金屬企業。市一類重點防控區內禁止新建、擴建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的項目,現有技術改造項目應通過實施「區域削減」,實現增產減污。

市二類重點防控區新、改擴建重金屬排放項目,嚴格執行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前置審核制度,嚴格實行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嚴格控制重點行業發展規模。排查並公佈未達標涉重金屬企業名單,對污染物排放超標或者重點污染物排放超總量的企業予以「黃牌」警示,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整治後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予以「紅牌」處罰,限期停業、關閉。自2018年起每季度向社會公佈「黃牌」「紅牌」企業名單。

積極推動麻涌鎮、虎門鎮、長安鎮、沙田鎮四大涉重金屬工業園區清潔、規範發展。力爭2018年底前,建立東莞市土壤環境質量數據庫,夯實土壤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工作的數據基礎,構建東莞市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平台。2020年以前,選定重點防控行業等的工業搬遷污染場地進行土壤調查、風險評估及其污染修復技術研究。逐步推廣示範經驗,各鎮街針對重點污染區域督促開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到2020年,土壤污染治理與修複試點示範取得明顯成效。


本文來源:http://huanbao.bjx.com.cn/news/20180207/879429.shtml